- 手机:
- 13588774441
- 电话:
- 400-023-4588
- 邮箱:
- admin@wevenexpo.com
- 地址:
-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金博体育在《水浒传》里,有这样的情节。九纹龙史进到渭州找师傅王进,在茶坊与小种略府提辖鲁达结识。鲁达听说过史进的名字,便手挽手走出茶坊找地方吃酒。
在街上,史进看到自己的开手师傅“打虎将”李忠,在街上卖艺。鲁达便邀请李忠一起去吃酒。
“三个人拐弯抹角来到州桥之下一个潘家有名的酒店门前……”。“三人在潘家酒楼济楚阁坐下”。鲁达要了酒菜与史进,李忠谈的正尽兴,忽听见隔壁有哭声。鲁达觉得烦躁,将碟子扔在地上,酒保来问,鲁达询问哭声缘由,并让哭者进前看看。
这才引出金老汉和女儿金翠莲,因流落渭州被镇关西欺凌要钱的事来。从而使鲁达抱打不平,打死镇关西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路。
鲁达三人去的是潘家酒楼吃酒,遇到了金老汉和女儿金翠莲。“潘金莲”的名字在这里已经暗喻出来了。这应该是作者有意安排的。
金翠莲和潘金莲两个人背后,是最后上了梁山的两位好汉——鲁达和武松。这两个在《水浒传》里的重要性,只需要看描述他们的篇幅就清楚了。
鲁达为救金翠莲,丢了官职出家做了和尚,一路上了二龙山。武松为兄报仇,丢了都头之职,一路走来也是上了二龙山。
很显然,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,金翠莲与潘金莲似同一个女人,不同遭遇的情况下,两位好汉鲁达与武松几乎相同的结果。是要展现出北宋末年,那个腐朽的社会现实状况。
于是,有人说鲁达是第一个见到潘金莲的人。这就不好说了,但是,鲁达与武松都是遇到一个女人,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。
《水浒传》中鲁提辖嫉恶如仇,知道金翠莲父女遭郑屠郑关西欺侮,而失手打死了郑屠户,救出金翠莲父女。而藩金莲是因与西门庆苟合成奸而毒杀武大,终被武松杀死。金翠莲与潘金莲是两个在不同时间,不同地点的故事情节里出现,名字里有两字相同纯属巧合,作者亦是无心要两个女人有所关联,因其关联与否实在没什么意义,所以谈不上有意无意而刻意为之。
酒楼为一姓潘的老板所开,含有一个“潘字,在酒楼中卖唱的弱女子金翠莲的名字中有“金“莲二个字,而武大郎之妻名叫潘金莲。这是否是巧合还是施耐庵有意为之呢?
依我之见,这一定是施耐庵有意为之。纵观《水浒传》中,对女性的描写除了上梁山的女杰之外大多不堪,潘金莲、阎婆惜、潘巧云等皆属下作之人,而潘金莲是其中的杰出代表:勾引小叔武松不成,在王婆的撺掇之下,与西门庆勾勾搭搭,为了与西门庆双宿双飞,竞用砒霜毒害了本夫武大郎,可说是罪大恶极。
《水浒传》中鲁智深在潘家酒楼救了金老汉和他女儿金翠莲,这里包含了潘金莲的名字,这是单纯的文字巧合还是施耐庵有意安排的呢?
《水浒传》是一本才子书,而才子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细致深刻,不浪费笔墨也不遗漏任何细节,语言和情节的设定几乎全部合情合理,所以才被历代读者喜欢,经久不衰。书中包含潘金莲名字这个细节并不是现在才被读者发现,早在清朝时期,大才子金圣叹在读《水浒传》时就已经发现并做了批注,金圣叹在批注中说:“看他有意无意将潘金莲三字分作三句安放入,后武松传中忽然合拢将来,此等文心都从契经中学得。”金圣叹认为施耐庵是有意采取暗含的文学表达方法,从而为下面武松和潘金莲的故事做铺垫。这样就将四个人的故事紧紧联系在一起,通过对四个人在相同封建社会背景下,不同命运结果的描述,用人物故事相对照的文学手法,启发读者对人生、命运的深刻思考。
首先看金翠莲和潘金莲两个同是出身在社会底层女人的对比。两人都是地位低下的使女出身,同被大户人家强占,(郑屠户强占金翠莲,张大户强占了潘金莲)两人对待被大户强占的态度也都是抗拒,金翠莲的方法是哭啼啼的逃避,而且敢于将自己的遭遇向别人诉说,结果幸运的被鲁智深救下,后来被赵员外收养并纳为小妾,并且知恩图报,帮助无处安身的鲁智深躲避官府追查,将鲁智深安排进寺院做了和尚,这才有了后来江湖上大名鼎鼎的“花和尚鲁智深”。
潘金莲的方法是找人告状,可是她既办错了事又找错了人,她向女主人告状,希望女主人还她公道,可她也不想想,女主人和张大户是一家人,怎么可能为了一个低微的使女和当家的撕破脸皮,破坏自己的家庭,而且把一个比自己年轻漂亮的女人留在身边,每天和自己的男人鬼混,那是对自己最大的威胁,结果潘金莲被张大户报复卖给了武大郎。从此潘金莲自暴自弃,勾引武松不成,转而勾搭奸夫西门庆毒害了武大郎,结果被武松杀死。从此江湖上也就多了一个手段狠辣的“行者武松”。
金翠莲和潘金莲两个人,从出身、身份地位、人生经历都极其相似,命运却截然不同,难免令人唏嘘!
我们再看《水浒传》中最受读者喜爱的两个人物,鲁智深和武松的人生对比。鲁智深本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官,因为金翠莲的事情,抱打不平,三拳打死镇关西,避罪而流落江湖,从而走上了另外一种生活道路。大闹桃花村、火烧瓦罐寺、大闹野猪林、落草二龙山、梁山大聚义、他明明身处险恶的江湖,却活的简单自在,行侠仗义,锄强扶弱,从不滥杀无辜。直面人生,随遇而安,坦然接受命运。直至随潮圆寂,修成正果。
武松是山东清河县人,从小父母双亡,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。自幼习武,性格急侠好义,嫉恶如仇。景阳冈打虎名扬天下。后因怒杀毒害兄长的潘金莲和西门庆,被充军发配至孟州。从而上演了醉打蒋门神、血溅鸳鸯楼、二龙山聚义、梁山大聚义,征方腊等惊险纷呈的人生经历,直至出家六合寺,成为清忠至圣祖师。
鲁智深和武松的人生改变都是因为女人,前者救了一个女人,后者杀了一个女人,不同的选择却有一个殊途同归的结果,都出家修成了正果,结果发人深思,耐人寻味!
施耐庵正是通过对四个人的人生对比描写,告诫世人,无论你出身如何,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,一定要安分守己,要遵守道德更要遵守法纪,不可任性妄为,否则人生不会有好结果。
我在一篇文章中,专门写到了这个问题。鲁达的故事中,不仅隐藏了潘金莲,也带出了潘巧云。这一点,金圣叹没有完全看出来,所做的评点也是不知所云。
我在破解《水浒传》终极密码之后,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再思考,再辨析,其中的隐喻就非常直白了。施耐庵完全是按照《水浒传》的总体架构,特意把这几个看似毫不相干的故事和人物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手法,把北宋的事与明朝的事关联起来,集中表现《水浒传》的主题。
渭州城小种经略府提辖鲁达,在茶肆中遇到了史进,两人一见如故,相约去喝酒。大街上,鲁达、史进又遇到了打虎将李忠。李忠的出现 ,其实就预伏了潘金莲、潘巧云与金翠莲的关联。因为,李忠也是隐伏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。究竟是谁,待讲到李忠之时再说。
鲁达力邀李忠一同去喝酒,三人便来到了潘家酒楼。在这家酒楼,鲁达遇到了金翠莲和他的父亲金老。
潘家酒楼,加“金莲”,当然就隐含了潘金莲。施耐庵以这种“文字游戏”隐写故事,甚至隐藏历史,远不止这一处。开篇故事所写的洪太尉,第一个梁山好汉故事中的朱武,就构成了“朱洪武”,很巧妙的把明朝的隐秘融入了北宋梁山的故事中,一击双鸣,天衣无缝,还不易被察觉。
因而,潘家酒楼、金翠莲与潘金莲遥相呼应,同样是一击双鸣的手法,再一次把北宋与明朝联系在一起。
朱武的名字夹了一个“洪”,就是“朱洪武”,而金翠莲名字中间的“翠”,则又遥呼潘巧云的被杀之地“翠屏山”。这也是以北宋梁山的故事,隐写大明历史的一处伏笔。
那么,金翠莲、潘金莲、潘巧云这三个《水浒传》中的女人到底有什么联系,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“神机”呢?
我的一篇关于“鲁提辖拳打镇关西”是暴力假正义之名横行的文章,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,因为受传统读法的影响,一些水浒爱好者对此十分不解。绝大多数持反对意见者,都认定渭州城的镇关西就是郑屠。因而,鲁提辖是行侠仗义,打死了镇关西。
施耐庵的文字游戏端的厉害,骗过了五百年以来的读者,这回书的回目是“鲁提辖拳打镇关西”,但内容上却是镇关西打死了郑屠。如此指东打西的写法,还不止一处。书中的镇关西不是别人,就是鲁达。这是鲁达自己说的,书中有非常明确的描述,在此不做重复解读,只说与本回答有关的事情。
把郑屠说成是镇关西的,正是金翠莲父女。郑屠也是投托了小种经略相公,若是他也叫镇关西,鲁达难道不知道?施耐庵特别的给金翠莲父亲叫了一回“金二”,这其中大有隐喻,暗指的就是北宋速亡的“宋金海上之盟”。
我之所以说鲁达自己说自己是镇关西,郑屠绝对不是镇关西,最重要的依据还不是鲁达说的“洒家不枉了叫做镇关西”,而是这句话之前的:“洒家自投老种经略相公,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”。廉访使即廉访使者,是宋徽宗在政和年间由“走马承受公事”改过来的官名金博体育。
走马承受臭名昭著,干预边事,欺压边将,鱼肉百姓,无恶不作,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“镇关西”。那么镇关西为何又是“关西五路廉访使”呢?因为,童贯曾经“审关西五路事宜”。由此,《水浒传》中的镇关西,其实隐写的是童贯。
书说简短,鲁达在渭州城的故事,写的就是“宋金海上之盟”。这个盟约却是导致北宋迅速走向灭亡的亡国之约,其主要内容是北宋与金国联合夹攻辽国,然后,两家平分利益,北宋由此实现“复燕”计划。
这个亡国盟约是童贯一手启动的,其过程全部隐藏在鲁达与曾头市的故事中。这重隐喻我已经写过多次,不再啰嗦,只讲“宋金海上之盟”所造成的后果。
却说梁山好汉被张叔夜击败,在“副贼”被擒后投降招安,随之去打方腊。方腊被擒斩之后,应金国之约,宋徽宗派童贯去攻打幽州。但是,北宋军队毫无战斗力,两次被残辽击败,狼狈逃窜。《三朝北盟会编》中,“招安巨寇”杨志就是种师道手下的“选锋首”。后来金博体育,杨志又在种师中手下抗金。
因而,渭州城的两个种氏经略相公,其实也是为后来的“宋金海上之盟”伏线的。正史中,种师道就是“老种”。施耐庵故意把两个种氏经略相公写成父子,其实却是兄弟。杨志先后在老种经略相公、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做先锋敢死队队长,不正是鲁达的故事吗?
小种经略相公在鲁达犯罪之后,说了一句话,暗示了日后的鲁智深还将回到种师道军中,去边庭上效力。这句话说的是:“怕日后父亲处边上要这个人时,却不好看”。
所以,鲁智深与杨志联手打下了二龙山,后来,又在夜夺曾头市的时候,会师于正北。正北是哪里?不言而喻金博体育。
北宋拿不下幽州,宋徽宗又指令赵良嗣(马植)与金国联络,许以重金,请金国帮助攻打幽州。金国如约攻陷幽州,进行疯狂洗劫,连人带物劫掠一空。然后,把一座空城交给了北宋。
过了一年,金国觑破北宋军力孱弱,发起了灭宋之战。北宋刚刚到手的燕云之地,全部被金国“赶打出来”,“宋金海上之盟”变成了真真切切的“虚钱实契”、“强媒硬保”。这个“媒”,其实就是马植。
而灭掉辽国与北宋的元凶之一就是“照夜玉狮子”的主人,完颜阿骨打的次子斡离不。这岂不是“金二”吗?《水浒传》中所有姓赵的,都是隐喻的赵宋官家。金二、金翠莲与赵员外的关系,也是宋金海上之盟的隐喻。
金翠莲的事情讲清楚了,他们父女的故事中就隐藏了“宋金海上之盟”。这段历史的隐喻,真的是太明显了。
金翠莲的故事隐藏了北宋的亡国历史,那么因她而带出来的潘金莲、潘巧云,又是如何隐喻明朝历史的呢?
历来,都没有说清楚朱洪武“误走”的妖魔是什么。其实,对于大明王朝而言,这个妖魔就是“孙立”,说的是朱元璋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帝。
朱允炆做了皇帝,便迫不及待的听从齐泰、黄子澄的主意,立即实施“削藩”,不讲策略的对叔叔们下手。削藩终于逼反了燕王朱棣,以清君侧之名,发动了靖难之役。
朱棣是在书中反复出现的,最明显的一处,就是“三月初三”。这一天,就是朱棣所封的“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”的诞辰,也是玄武大帝所降服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下界“替天行道”的引发之日。
潘金莲的故事中,王婆说了一句话:“那娘子戊寅生,属虎的,新年恰好九十三岁”。这句话可谓惊天动地,细思极恐。其中隐藏的历史就是朱元璋去世,建文帝登基。戊寅年即1398年,翻过年来,就是大明朝的“新年”建文元年。这一年金博体育,朱允炆就是九十三岁。
朱棣夺位成功,也试图削藩,但他吸取了朱允炆的教训,取得了成功,这便是潘巧云被杀于翠屏山的隐喻。
现在,我还没有破解“巧云”以及翠屏山是何寓意,与历史真实有何联系。一旦破解这个藏得相对比较深的隐写密语,潘家酒楼、金翠莲、潘金莲、潘巧云之间的联系便更加紧密,施耐在这些故事中隐藏的寓意也就更加直白了。
《水浒传》是一部隐藏着历史,赞颂梁山好汉“替天行道,保境安民”的史诗级巨著。施耐庵以皇位传承为“天地循环”之理,符合“天道”的皇帝才是好皇帝。否则,就都是妖魔。
北宋王朝因为“金匮之盟”,赵光义从赵匡胤的世系传承中夺位,导致了天下大乱,最终速亡于“宋金海上之盟”。
朱洪武因为“孙立”也违背了“天地循环”礼律,越过朱棣这辈,直接立孙子为皇帝。朱允炆不谙治国之道,挑起了靖难之役,天下不太平,百姓再遭战乱之苦,同样是“妖魔”。
施耐庵抨击这两次违背“天道”的妖魔传位,其目的就是要使“天下太平”,百姓受些快乐,同享“人乐太平无事日”。“天道”即人心,这是施耐庵在书中要表述的终极主题。
因而,《水浒传》以如此巧妙的笔法,以潘家酒楼、金翠莲、潘金莲、潘巧云的隐线联系,把北宋、大明朝的“妖魔”串到了一部小说之中。又在书中反复围绕主题,隐写历史真实。施耐庵的隐喻手法极其高明,五百年以来无人能破解,这恐怕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一大文学奇迹,施耐庵出神入化的笔法,也是超群绝伦,无人可及。
而施耐庵在书中寄托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,更是可以超越时空的宏大史诗,古今中外恐也仅此一部巨著而已。
《水浒传》中鲁智深在潘家酒楼救了金老汉的女儿金翠莲,不仅包含了潘金莲,还包括了潘巧云.这是作者故意为之,要以金翠莲的美好归宿来对比潘金莲、潘巧云的这些水性杨花女人的悲惨结局,从而进行道德的审判。
1、鲁达上潘家楼喝酒,听隔壁卖唱女金翠莲哭哭啼啼搅了酒性,再一听说镇关西欺凌要钱的事,正义感爆棚,化身奥特曼,卷起袖子开干,要打镇关西一个生活不能自理。结果那镇关西还真不禁打,跑到阎王殿喝茶去了,救人的鲁达变成杀人的鲁智深,只好跑路了。
2、潘巧云这个风韵寡妇,改嫁杨雄后也算过上好日子,冬天再也不怕被窝冷了。可是杨雄公务忙,潘巧云这寂寞的心就难受了,琢磨着红杏出墙才好看,所以跑去勾搭了个和尚裴如海,还陷害发现这事的石秀。石秀就设计与杨雄一起骗潘巧云上翠屏山,揭破真相后,杨雄怒杀潘巧云,摘除绿帽子,上梁山玩儿去了。
金翠莲的来历就是潘金莲的“金莲”、潘巧云丧命的翠屏山的“翠”,两个被施耐庵恨之入骨的潘姓女人到堆,合成了这个卖唱的女子金翠莲的名字,施耐庵并且还给她留了一个很好的归宿,成了赵员外的小妾,从此过上了丰衣足食无忧的生活。
施耐庵把潘金莲、潘巧云写得很惨,都是不知廉耻、偷人通奸的女人,最后都落了个被杀的下场,反而这个金翠莲一个普通的卖唱女子落了个好归宿呢,只因为施耐庵太恨“潘”这个姓了,这里面还有段公案在里面。
施耐庵曾是张士诚手下,这个主公对士兵还很不错,所以施耐庵心里面还是挺敬佩张士诚的。张士诚有个女婿叫潘元绍,张士诚很器重他,还把宝贝女儿许给其为妻,哪知这个潘元绍却是个狼心狗肺的人,在朱元璋攻打苏州时,与其兄潘元明一起反叛,导致了张士诚兵败身死。
施耐庵这个部下,当然恨卖主求荣的潘元绍,这倒不是因为张士诚把女儿嫁给了潘元绍而生恨,否则就是另一个狗血的爱情故事了。
总之施耐庵就连带“潘”这个姓都恨上了,大笔一挥,两个不守妇道的女人就摆在《水浒传》中,还要被好汉亲手杀了才解恨。
潘金莲、潘巧云其实就是潘元绍、潘元明的化身,而武松、杨雄就是张士诚手下的士兵化身,两人杀了两女人代表着为张士诚报了仇。手刃卖主求荣的仇人的理想在书中施耐庵做到了,从某种意义来说,武松、杨雄其实就是施耐庵自己。
了解了这段公案,就知道金翠莲乃是潘金莲、潘巧云两人组合成的,取“金莲”二字,中间穿插了个潘巧云丧命的翠屏山的“翠”字,所以很明显是施耐庵有意为之,金翠莲将见证另外两个不守妇道女人悲惨被杀的下场,好出施耐庵心中的一口恶气!
当时,史进要找师父王进,路过渭州,碰到了还是提辖的鲁智深,当然,那会儿鲁智深还没出家,他叫鲁达。
鲁智深对史进的名声颇有耳闻,又见他长得高大,像个好汉,所以邀请他喝酒。路上,又碰到史进的开手师父打虎将李忠,三人遂一起到潘家酒楼一起喝酒。
喝酒的时候,一直有哭哭啼啼的声音,鲁达一问,这才知道是金翠莲。再后来,大家都知道了,鲁达问清金翠莲父女,于是给了他们十五两银子,又三拳打死镇关西,先是逃亡江湖,后来出家做和尚,再救林冲,直到落草二龙山,归入梁山。
拳打镇关西郑屠之前,鲁智深是在“潘家酒楼救了金翠莲父女二人”,仔细看,这里面包含了“潘金莲”三个字。这是巧合,还是作者有意为之呢?
有人说,这是为了引出潘金莲之事,也有人说这是暗示,潘金莲的出现,害了武松,金翠莲也耽误了鲁达的前程。
先说潘家酒楼。宋代历史上,的确有潘家酒楼,不过不在渭州(当然渭州也可能有),而是在东京汴梁城。除了潘家酒楼,东京城有名的还有樊楼、和乐楼、会仙酒楼、欣乐楼、时楼、班楼、八仙楼、太和楼等。
施耐庵可能是把东京的潘家酒楼,挪到了渭州而已。在书中,潘家酒楼跟樊楼一样,只是代表高档的酒店,没有其他意思。
再说金翠莲名。被郑屠霸占的金翠莲,其实名是“翠莲”,翠莲是一种植物,但是在古代多用来作为年轻姑娘的名字。
比如,《刘墉传奇》中,有一个姑娘叫“白翠莲”;《儿女英雄传》中,碧桐有两个女儿,其中一个就是碧翠莲;《唐三游释厄传》中,有一位李翠莲;《宝文堂书目》中,有一位快嘴李翠莲;《靖江宝卷》中,有一位方翠莲等等。
正史中最有名的一位“翠莲”,就是试图勒死嘉靖帝的十六名宫女之一,叫“邢翠莲”,《万历野获编》中也曾提及;《明孝宗实录》中,也提到过“翠莲”;《同治朝实录》中,提到一个民女“郭翠莲”;《江宁府志》中说过,赵淮有一名小妾叫翠莲等。
至于“金莲”,本来就可以代指裹了足的女人小脚,所以也常常用来代指女人,甚至干脆就用作女人的名字,潘金莲就是一个例子。
而在唐宋元明清的诗词、杂剧、戏曲、小说中,“金莲”就更多了。如果看前后文,你会发现,还有“宋玉莲”。
所以,无论是“潘家酒楼”,还是“翠莲”“金莲”,在古代都是很常见的地名、人名。所谓在“潘家酒楼救了金翠莲”,是包含“潘金莲”,顶多只是巧合罢了,根本不是作者有意为之。
金翠莲出场在第二回,而潘金莲出场则是第二十四回,中间隔了二十多回。换个角度想,即便作者要用金翠莲,引出潘金莲,也不会隔那么久。
其实,书中有很多一样的,尤其是绰号。比如大名府的闻达,绰号也是“大刀”;李成的绰号,也带有“天王”;甚至还有同名的人物,比如毕胜,一个是御前大将军,一个是田虎部下的降将。
当然是作者有意为之。说鲁智深、鲁提辖救了金老儿和金翠莲的确是真。就像红楼梦借假隐真一样,正是假隐藏掩盖了真,也即救了真。鲁智深救了金老儿和金翠莲就是救了真,“金老儿”或“老金儿”就是真。“金”是富贵、富裕珍贵的东西,“老金”就是一直珍贵的意思,这样一直珍贵能使人使囯富强的文化岂不是真。因为鲁智深文化理念不认识不认可这种珍贵的真,作者珍贵的老金真意正是要拯救这种浮浅、鲁莽而又自以为真和深的世俗文化理念,因此又存在着互救的关系。鲁智深救金是为了暂时掩盖营救,而金老儿救鲁智深是为了避免“提辖”之大害。
文人写书,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,都是在写自己的金博体育、社会的历史,自己个人的主观意识等。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喜好、特长、怨恨、理想等通过塑造人物,设置情节,编排结果等来体现。曹雪芹诗词歌赋、中医佛学、官场规矩等方面比较在行,于是,《红楼梦》里诗词歌赋就多,牵涉佛学及寺庙的情节多,揭露官场的黑暗也多。施耐庵也有七情六欲,也有爱恨情仇,施耐庵曾与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诚手下公事,张对士兵比较仁义,施耐庵打心眼里还是挺敬佩他。
张士诚的队伍里名将军叫潘元绍,张士诚很器重他,还把心爱的女儿许给其为妻,可这个潘元绍却恩将仇报的人,在朱元璋进攻姑苏城时,与其兄潘元明叛变投敌,加速了张士诚义军的灭亡。
施耐庵在兵败后,流落他乡,日后写书,非常痛恨卖主求荣的潘元绍,为泄私愤,编出两个不守妇道的潘姓女人就摆在《水浒传》中,还要被好汉亲手杀了才解恨。
在水浒传中,如潘巧云、潘金莲、金翠莲、阎婆惜、顾大嫂、孙二娘,从这些人的名字来看,好像没什么技术含量,太普通了。顾大嫂、孙二娘简直就是邻家的一种称呼。而且潘金莲、潘巧云都姓潘,难道没有别的姓氏了么?所以,施耐庵老先生对女人的命名简直是太low了,这一点是水浒传中的败笔之一。
《水浒传》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,有其重要的艺术价值,但是不能够人已解读,只能从作品的本身来看这部著作的艺术价值。当然《水浒传》中有很多地方作者讲得不是很明白,导致今天还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决。其实我认为很多施耐庵老先生也没有什么解读,就是按照自己的心情写一写。可是由于介绍得不清楚,让今天的读者读起来感觉有很多未解之谜,当然这也可以理解。
《水浒传》中鲁智深在潘家酒楼救了金老汉的女儿金翠莲,里面包含了潘金莲,是巧合吗?还是作者有意为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