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手机:
- 13588774441
- 电话:
- 400-023-4588
- 邮箱:
- admin@wevenexpo.com
- 地址:
-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
金博体育对解放战争中的千百次战斗,的史料和宣传中极少提及。但对发生在解放战争后期的登步岛和金门岛之战,却大肆宣扬。
军官方史料甚至以“北有登步,南有金门”并提,认为是这两次“大捷”,保证了台湾不致落入之手。
关于“南有金门”,多年来,海峡两岸出版了许多本关于金门战斗的专著,报刊上也报道了不少关于金门战斗的“内幕”和“揭密”。
把双方的材料对照,关于金门之战的情况,应该说已经清楚了。然而,关于“北有登步”的情况,在中国大陆却鲜为人知。
读者可以在某度搜索“登步岛战斗”,可得到41万的搜索结果金博体育。而搜索“金门战役”,搜索结果达324万个。后者是前者的8倍之多,足可见两者热度天差地别。
方面,虽将“登步岛战斗”极力捧为“大捷”,但仅从笔者所见不多的材料看,于事实出入较大,“水分”较多。
而大陆方面,似乎很少有关于这次战斗的研究和报道。这主要是学术界和军史界对这次战斗的看法出现严重分歧。
从宏观上看,在整个舟山战役中,登步岛战斗是打得最激烈、最残酷的一场,我军伤亡最大,歼敌数量最多。
但由于我军最后未能占领该岛而主动撤出战斗,不仅当局把它当做重大“胜利”加以吹嘘。而且在我们内部,对登步岛战斗的意义影响,也有不同的认识。
因此,我军在战史记载中,写到登步岛都比较简单,一般都说成是“失利”或“受挫”,语焉不详,难以详细地去探讨,更别提宣传和研究了。
除了当地人民为之树立了高大的丰碑(沈家门一处、登步岛一处),外界知之甚少。
——战斗几乎在同时打响。金门战斗于1949年10月25日发起,27日结束,登步战斗是11月3日发起,6日结束,发起时间前后间隔仅8天;
——两处均为仅仅依靠木帆船、对具有海空绝对优势的敌人进行的渡海登陆作战;
——两处战斗均是战役(战略方面)指挥员,麻痹轻敌,不顾主客观条件和一线指挥员的意见,强行督促发起的;
——两处均是对敌情判断失误,造成敌我力量悬殊,对气象海情规律无知,后援不济,导致战斗未能取得歼敌占岛的预期效果。
历史的辩证法告诉人们:有些事物只有经历时间的长河的冲刷,才能向世人显示其瑰丽的光彩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一个月后,11月3日,在舟山前线桃花岛蛭子港边的一个山嘴上,站立着一个人。
他看了看表,原定的攻击出发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,可隐蔽于磨盘沙、小黄沙和其他隐蔽点的船未能全到。
这虽有些在他意料之中,但仍然引起他十分的焦急和不安。这个人就是第21军第61师师长胡炜。
他虽然刚入而立之年,却已有十余年军旅生涯。他未满20,就担任了团一级的指挥员,既当过政委,又兼职任县支队司令,有“军政全优”的美称。
现在,他看着泛着白光的海峡和黑黝黝隐约可见的登步岛,心里却在回想着渡海作战以来的一连串情况。
4月21日夜,胡炜随一梯队团渡过长江,接着连续13天的奔袭,解放了杭州。
当该师全面展开警备杭州的任务时,突然接到命令,立即撤岀杭州继续向南挺进。
在解放绍兴、嵊县、新昌之后,又根据第7兵团的要求,挥戈向东径取蒋介石老家奉化溪口,部队急行军130里,于5月25日解放溪口。
6月10日,接7兵团命令要61师回归21建制,该师于18日南下,忽又接兵团命令,要该师再归22军指挥。
61师即与22军联系请示下一步任务,一直未获答复。直到6月30日,才接到22军作战命令,参加宁(海)象(山)战役。
61师仓促展开,北方来的战士,冒着酷暑在不熟悉的河网海汉地区追堵围截,艰苦作战十多天,消灭敌军千余人。
61师对这样的战果十分不满足。他们认为此前有12天的时间,不明前进方向和任务,如果早作准备,可能就不会让主要敌人逃掉。
从以上61师来回奔波、其中40多天时间任务方向不明,显示了战役指挥者的犹豫,也给一线的部队造成很大的困难,埋下了渡海作战准备不足的祸机。
从另一方面看,自1949年元月,蒋介石把李宗仁推到一线后,即把军事指挥中心挪到溪口,继续指挥顽抗。
我军渡江后,蒋介石除命汤恩伯在上海组织顽抗,以攫走上海的重要物资并企图乞求美英干涉外,其他沿海地区釆取退守海岛以其海空优势与我顽抗的战略。
杭州解放后,蒋氏父子逃离溪口经象山半岛登舰赴舟山视察部署,并将部队向海岛收缩。
宁象战役中,尽管我军行动迅速,但歼敌不多,也是由于敌已准备向舟山撤退的缘故。
解放杭州后,61师一直追歼的敌87军220、221、222师,虽在沿途及宁象战役中,均有斩获,但其主力未能抓住,后来果然在舟山遇上了。
7月24日,第7兵团司令员王建安和政治委员吉洛(姬鹏飞)在宁波第22军驻地召开作战会议,传达和三野陈毅司令员关于发起舟山战役的指示。
经过领导慎重研究,决定由第22军并指挥第21军第61师担负解放舟山群岛的任务,并确定“现有的四个师即转入准备工作”。
但是,问题不知道出在哪里,此次作战会议并未要第61师领导参加会议,会议精神亦未向第61师传达。
“61师归22军指挥,担负从南侧攻击舟山群岛敌人的任务,部队立即进到象山港口北南侧地区进行渡海作战准备,预定10月中旬执行战斗任务。”
第61师接令后,立即进入指定地区,以突击的姿态金博体育,不分昼夜地进行渡海作战各项准备工作。
10月1日,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,部队欢欣鼓舞,随时等待上级的命令,欲在海上一试身手,以战斗的胜利,向新中国献礼。
在国庆大典的鼓舞下,第22军10月6日打下金塘岛,第61师部队10月8日占领六横岛,10月9日攻占虾峙岛。
10月18日夜,第61师部队对桃花岛发起攻击,到19日上午,占领了全岛。
接着又攻占了岛西侧的大双山岛、岛东北侧的悬鹑鸠岛,全歼守敌交警第9总队和青年军1个营共计1300余人。
第7兵团来电报说:桃花岛战斗是“抓紧战机,大胆突击,以迅速果敢的动作,实行插断,获取胜利的典范”。
第22军依据兵团的作战方案,要求第61师迅速攻占登步岛,为攻占舟山本岛创造条件。接着电示,攻击时间应不迟于11月初。
当时,第61师已深入大海50里,以一个师的兵力,既要巩固已占六横、虾峙、桃花几岛,又要攻占登步岛,兵力、火力显得很单薄;
桃花岛战斗中,损毁船40余只,军飞机不断轰炸扫射,每天都有船被打坏,抢修需时间;
运输线长,军炮艇每夜都到海上拦截运输船只,全靠木船从后方到桃花岛的运输线尚未组织好,供应困难。
第21军接电后,滕海清军长决定从军直炮兵团抽出一个山炮营,由炮兵团参谋长杨益三(后任第21军副军长)带领,赶赴桃花岛支援第61师作战。
第22军首长接电后决定增拨600人份救生器材,令第61师克服困难,按预定时间迅速攻占登步岛。
10月27日,金门岛作战失利遭受9000余人的重大伤亡。三野首长粟裕10月28日电示第7兵团:
“登步岛战斗,必须充分准备,集中优势兵力,确实掌握敌情、水情、风向、气候的变化,严格检査参战部队的作战部署和各项准备工作,防止指挥上的粗枝大叶。”
但上述军情和重要指示,均未向第61师传达,显然是怕影响攻击登步岛的决心。
第22军派作战参谋邢帮定于10月28日到第61师传达指示,重申:第61师应不迟于11月初发动对登步岛的进攻。
他带来的作战方案是:第61师“迅速攻占登步岛,进而夺取朱家尖,尔后协同22军从南侧攻占舟山本岛”。
但胡炜师长和师党委研究后认为:我们反映的实际情况,既然上级未考虑采纳,我们还是要发扬这支老红军部队的光荣传统,坚决执行上级命令。
该岛南距桃花岛1.3海里,东邻朱家尖岛1.1海里,北与“小上海”沈 家门港相距3.8海里,是舟山本岛南侧的屏障。
桃花、登步岛之间海峡,南北宽1.3海里,东西长约1.9海里,由于三股海流汇合于此,潮水、风向变化较快,不易掌握。
登步岛上有野猪塘山、炮台山、流水岩山、大山等重要高地,仅山间有些平地,人口约3000多。
6月起军青年军第87军第221师第661团全部,第662团1个营,在岛上要点构筑了工事。
金门之战后,军胡琏兵团第67军的4个美械装备团及军直部队到达舟山岛作为机动部队,加上岛上原有的75军、87军,蒋军在舟山驻军已达20个团之多。
当时第61师尚不了解此情况。根据潮水、风向情况,依旧确定于3日夜发起战斗。第22军很快批准了第61师的作战部署。
11月3日晚10时,一梯队各突击营船队100多条船升帆起渡,乘风破浪向登步岛疾驰。
桃花岛炮兵部队按白天标好的目标,向登步岛发起猛烈轰击。进至敌滩头阵地前,船队遭敌阻击,子弹哗哗地打在船上。
不巧风向突然逆转,许多船只难以靠岸。陶继藩团长(后任空军副参谋长)乘坐的指挥船船老大中弹身亡,帆船突然打着转儿向后跑。
在炮火掩护下,第182团第3营、第2营一个多连、第183团第1营,只用30分钟就击退敌人。
第一梯队占领滩头阵地后,便按事先约定,燃起三堆大火,向桃花岛师指挥所报告登岛成功的消息。
当晚因风向突变,担任中路突破的第182团第1营和2营两个连未能实现登岛,后续二梯队的船只无法驶出桃花岛。
但在此情况下,登陆部队的7个半步兵连、两个机炮连共1000多人登岛后进攻迅速勇猛,发展很快。
拂晓,第182团之第4连和第7连占领了炮台山,第3营主力攻占了张网湾山,第183团第1营占领了流水岩山,一个排攻上了大山,控制了岛上3/4的要点阵地,俘敌近千人。
可由于兵力有限,未能占领鸡冠礁和该地渡口,军221师开始收缩兵力,据险顽抗、固守待援。
平心而论,登步岛原本并无多少军事价值,岛上也无军事设施,只是其地北距舟山沈家门港仅3.8海里。
军高层据此认为,登步岛一旦落入之手,则两地难保,沈家门港口被封锁,海上运输补给线被切断,舰艇活动受到限制,定海危矣。
故自六横、桃花诸岛失守后,军舟山防卫司令部格外看重该岛地位,急调战斗部队上岛守备,遂使默默无闻的小小海岛,一战成名。
舟山防卫司令部司令石觉命第67军驻于定海、第75军驻沈家门,各抽出一个师作为机动部队,随时准备登船增援。
11月4日凌晨,舟山方面得知大举登陆登步岛的消息后,石觉立即下令两个机动师就近增援。
从4日上午9时起,军援兵6个团,在飞机、军舰火力掩护下陆续从鸡冠礁渡口登岸。
第67军军刘廉一金博体育、第87军军长朱致一均离开舟山本岛,前往登步督战。
海军总司令桂永清也登舰在海上指挥,集中陆、海、空力量向登岛实施反击。
B-25型轰炸机13架,军舰2艘对桃花岛进行狂轰滥炸,阻止增援登步岛。
P-47、P-51型战斗机每批16架,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交战,对登岛和船只进行轰炸扫射。
上午9时30分,军援兵在飞机大炮火力的支援下,对登陆部队进行反扑。
第183团第1营在第182团第4连协同配合下,顽强抗击,奋勇拼杀,一次又一次地把进攻之敌打退,阵前敌尸累累。
军进行一个小时的火力准备,才开始集团攻击,炮台山上硝烟弥漫,火光冲天,弹坑遍地。
第182团第3营第7连和第8连在营长林春华、副营长柴发坤(战后荣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)率领下与敌展开激战,有些阵地一再失而复得。
到下午3时,连续打退敌5次进攻后,转移到竹山、野猪塘山东北侧继续抗击敌人。
整个白天,登陆部队在无水喝、无饭吃、无工事依托、无上级火力支援的情况下,英勇顽强地抗击敌优势兵力的进攻。
干部伤亡了,战士就自动代理指挥;弹药不足,就利用战斗间隙,到阵前敌尸中搜集;子弹打光了,就用刺刀捅,铁锹砍、石头砸;
敌人冲上来打不下去,就拉响手榴弹或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;指战员们英勇壮烈的行动可谓惊天地,泣鬼神。
4日晚,趁着夜暗、涨潮、风顺,胡炜师长率第182团第1营、第2营一个半连、第183团3营、2营1个连、师侦察连、警卫连、92步兵炮连,乘帆船渡海到登步岛投入战斗。
第183团团长杜绍三、副团长孟广义亦同时进到登步岛。当时决定两个团集中兵力,从左、右两个方向会攻鸡冠礁,控制码头,阻敌后续援兵,尔后歼灭岛上敌人。
左翼军白天进攻流水岩遭到沉重打击,夜间以约两个营的兵力,迁回流水岩侧后,企图与正面兵力配合攻占流水岩山。
这样,一方是能攻善守的两个老红军团,一方是黄埔嫡系7个美械团,双方在登步岛摆开鏖战阵势。
就双方指挥官来说,石觉是军的老将,毕业于黄埔三期,参加过北伐、中原大战和抗日战争,“围剿”过苏区,参加过内战,时为军中将加上将衔。
而61师师长兼政委胡炜才30岁,一老一少,在登步岛上对阵。两人看起来阅历、经验相差太远。
谁知这胡炜也是久历战阵的战将,他22岁就是新四军2师14团的政委,29岁就相任61 师师长,是三野最年轻的师长。
当两人争雄登步岛时,两军都拿出了拼命的架势,战斗一打响,就进入白热化。小小登步岛上硝烟弥漫,山崩地裂。
杜团长率领第183团部队在攻击前进中,与向迂回之敌遭遇,展开激战。到5日拂晓,将敌大部歼灭。
部队跟踪逃敌向大山进攻时,天已亮,且大山敌人较多,攻击未能奏效,遂与敌人形成对峙。
第182团第1营于5日拂晓攻占张网湾山和陆家蚕,在向鸡冠礁攻击时受阻,炮台山军较多,第2营未能攻占。天亮后第1营处于军包围之中,乃被迫撤出。
5日凌晨,军第67师之第199团、第201团,第87军之第664团主力全部到达登步岛,后续部队还在继续上岸。
第67军军长刘廉一、第87军军长朱致一均已在登步岛上设立了指挥部,督战部队进攻。
9时以后,军步兵对岛上进行疯狂反扑。军舟山防卫司令官石觉下令:“在黄昏前将登陆共军全部肃清”,妄图把登步岛变成“金门岛第二”。
敌情险恶,战况恶化,登岛收缩至流水岩山、野猪塘山、竹山一线团各连干部大部伤亡,副团长孟广义、第1营营长姜先仁(战后荣获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)、第3营营长宋德豪负伤,第2营营长王世庭耳被炮火震聋。团长杜绍三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。
坚守流水岩的第183团第1营只剩47人,由2连指导员魏国民(战后荣获华东二级人民英雄称号)主动担起全营指挥责任。
他把部队作了调整,加修工事,由于石山挖不动,便以敌尸体堆积为工事,从敌人尸堆里找弹药,一个工事一个工事地去鼓励大家经受考验,顽强阻击敌人冲锋。
阵前敌遗尸数百具。敌机上炸弹、汽油弹接连扔下,敌舰上的炮弹不断倾泻,地面绝对优势之敌的反扑一次比一次猛烈。
前有强敌进攻,阵地后即是大海,此时的第61师登岛部队既无后续部队增援,又无炮火支持,三面受敌,濒临绝境。
5日中午12时,胡炜师长和王超副参谋长在野猪塘山上,详细观察战场,分析敌我态势。
整个白天,登岛部队在各阵地上,连续打退军10多次集团冲击,坚守住了阵地,在阵前小型反击中,又俘虏了一批敌人。
第183团船管会主任姬从周(老红军),知道前线急需弹药,要求作战参谋徐治中(后任副参谋长)去前线的船上尽量带弹药。
同时,命令8连组织水手队送弹药上去。8连水手队孙兆云等4人,冒着敌机扫射、炮艇轰击,于5日下午2时在惊涛骇浪中奇迹般将一船弹药送上登步岛。
胡、王回到指挥所后,立即将决心上报第22军和第21军首长,并电告在桃花岛的第61师副政委李清泉:立即组织船只,天一黑即开来接运部队。
背靠大海,面对优势敌人,从海岛上撤出战斗,是很复杂很困难的,稍有不慎,即有全师覆没的危险。
第182团和第183团各组织一个营,分别由第182团刘正昌参谋长(后任第21军副军长)和第183团杜绍三团长(后任副司令员)具体指挥,担负掩护任务。
每个营组成若干小分队,各配司号员1名,在夜间轮流交替对敌实施佯攻,以迷惑敌人。
撤出前把伤员、烈士遗体先送到登船点。登船顺序按先伤员、烈士遗体,后机关、作战部队和俘虏,最后掩护部队,以交替掩护的方式撤出登船。
两天来,都是晚上进攻,军白天反扑,因此,军对5日晚上佯攻的真实意图未能察觉。
入夜以后,岛上到处响起枪声、手榴弹声,60炮、82迫击炮、92步兵炮也把剩下的炮弹发射到军阵地,冲锋号声不时响起。
杜绍三从183团挑选班排长及老兵30余人,由9连连长夏少卿指挥,组成7个战斗组。
天黑后,战斗小组用机枪、步枪、手榴弹、炸药包猛攻敌兵,团迫击炮也连连地“轰”。
到第三次佯攻时,夏少卿听已无我方炮声,知道大部队已陆续登船返往了桃花岛,叮嘱小分队说:“加猛火力,把炸药包全部炸光,以免船载过重。”
就在夏少卿率领战斗小组佯攻时,副政委李清泉指挥181 团驾着船只,有序地穿梭往返,运送从登步岛撤下来的部队。
天黑后,桃花岛的船只,一批批的开过来,三三两两在炮火声中来往不停的穿梭行驶在两岛之间,把部队运回去。
到6日凌晨1时,第61师登岛部队全部安全撤回桃花岛,还带回约400名俘虏。
掩护部队撤出时,第183团第1连第9班战士傅祥明(战后荣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),因腿部负伤没有跟上部队,排长派人到处找他也没找到。
他独自一人一拐一癘地走到海边,看不见战友和船只,知道部队已全部撤退,遂以宁可淹死在海里也不当俘虏的决心,抱着一根竹竿跳入大海,漂流到两岛之间的一个礁石上。
在岛上,傅祥明仅靠抓吃几只小螃蟹维持生命,直到第10天,才被经过礁石附近的船只发现救回,此时他已奄奄一息。
傅祥明是登步岛战斗中唯一的失踪而又归队者,漂海归队的英雄事迹,受到上级的奖励和广大指战员的普遍赞扬。
从结果上看,登步岛之战并没有成为蒋介石想象中的“第二个金门”;更不是他们当时在报纸、电台中胡吹的那样是什么“保卫台湾的基石”。
当时,报纸尽吹嘘之能事,一会儿是“师长殷绍礼以下无一生还,毙伤敌5000余人、俘匪近千”;
一会儿在战斗结束后的“阵亡将士纪念碑”上写着什么“击毙匪61师师长滕海清,活捉副师长胡炜”的“功绩”等等。
其实,殷绍礼早在1947年益林战斗中就已牺牲,而滕海清是当时21军军长。
胡炜才是敌想活捉而未能捉到,却在指挥部队歼灭大量敌人后成功撤退的61师师长。
据胡炜的回忆录《征程纪事》一书说:“我虽伤亡千余,但毙伤俘敌约四千人。”
按有关部门调查核实,我61师伤亡损失为1487人,内阵亡396人。军被毙伤俘3296人。
事后,尽管方面因未失守岛而鼓吹其“大捷”,但也不得不承认“大捷”中付出的重大代价。
我61师182团和183团5个营,在登步岛面对拥有海空军优势的强敌,白天守、夜间攻,拉锯式地坚持了两天三夜。
当时任职于东南行政长官公署、后任评议会主席的袁守谦认为:61师是“共军战斗力最强、最剽悍的一个师”。
毛主席随即定下加紧发展海空军的决心,并对解放海南岛和舟山群岛作了部署。结果,如期解放了海南岛。
而台湾方面的敌人侦察到我方决心后,慑于我军充分准备,随即下令悄悄撤出舟山。
金门和登步两役我均未达成作战目的有共同原因,而金门的全军覆没和登步岛战斗的成功撤退,却有着不同的经验教训。
首先,金门与登步两役均未达成作战目的,共同特点是决策人无视参战部队的实际问题,听不进合理建议,以致准备不足,仓促上阵而造成了严重后果。
金门战斗发起前,28军曾就船只准备不够、很难保证第二梯队渡海而向上级郑重提出推迟攻击时间的意见,但得到答复是“按计划执行,决心不变”。
此时,金门参战部队在战斗动员中掀起一股自上而下盲目轻敌情绪,从而出现了从战略决策上的轻敌到战术技术上的共同轻敌倾向。
一方面是船只缺乏,一方面是在船上装载着不该装的办公桌椅和准备到金门庆功的物品,其结果是盲目轻敌导致误判。
该师是在参加宁象战役后被催督“迅速占领登步岛”、“进而夺取朱家尖”的情况下,仓促投入舟山南线渡海作战的。
部队战线拉得几十里长,既要巩固刚解放的六横、虾峙、桃花等岛屿,又要攻击前进,兵力严重不足,船只不够。
61师领导为此曾建议在加紧准备的同时推迟进攻时间,但得到的答复是:“不迟于11月初发起登陆攻击。”
好在师领导头脑清醒,胡师长在不能推迟行动的情况下,亲自领导督察准备工作,带着营以上干部观察地形,反复研究修改作战方案。
他又要求各级指挥员做好周密细致的准备,按照毛主席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教导,将战略上藐视敌人与战术上重视敌人结合起来,最终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局面。
其次,不察敌情变化,无视敌方守岛决心和海岛作战的特点,是导致两役均未达成作战目的的另一个共同教训。
当时,蒋介石没有改变坚持舟山作为基地的决心。登步岛既是军坚守舟山本岛的屏障,又是我在舟山前线攻击舟山本岛的前哨阵地;
而金门岛,既是坚持台湾的跳板,又是连接大陆的中间枢纽,于是成了为之死守的战略要地。
同时,登陆作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守方处于海岛濒临绝地,唯有死战求生,胜则生,败则亡,别无他途。
蒋介石为了坚守两岛,特指令从广东潮汕地区撤退的胡琏12兵团分别增援了金门与舟山。
其18军、19军一部于10月25日悄悄登陆金门,其67军于10月27日航抵舟山本岛,作为坚守舟山的战略总预备队,对付我的攻击。
对此,我方未获准确情报,或作了误判。于是在金门战斗中岀现了我3个团对敌3个军的不利局面。
在登步岛,敌方原守军只有221师的5个营,按计划用61师去歼敌不会成为问题。
但战斗发起后敌陆海空三军迅速增援,于是出现了我5个营,要去对付敌3个师7个团的局面,很难达成歼敌占岛目的,坚守阵地也很困难。
其三,登步之战在面临绝境时实现了成功的撤离,关键在于指挥员能审时度势,及时作出果断决策;而金门成斗既无统一指挥,也已失去撤退条件。
金门和登步两役的指战员,英勇战斗,不怕牺牲,把敌人打得鬼哭狼嚎,值得永远继承发扬。
金门之战敌方3个军来自李良荣的22兵团和胡琏的12兵团,两个兵团司令都在岛上指挥。
而我方第一梯队登陆的3个团,来自28军、29两个军的3个师建制,却没有一位师的领导上岛实施统一指挥,这就不是一般的轻敌了。
当然金博体育,这不是说当时只要有统一指挥就可以避免全军覆灭的厄运,而是在于船只不足、距大陆又远的情况下,已失去撤离的客观条件。
即使有统一指挥,也只能是延长固守时间,给敌以更多杀伤而已,仍难以挽回被歼的结局。
胡师长决心撤离后,立即釆取措施:一是召集部分师团干部统一思想,对撤离作周密部署;
五是根据敌人白天陆海空全力攻我,我则乘夜出击的规律,指定两位战将组织有力小分队,入夜后用佯攻办法迷惑敌人,隐蔽我方的意图,掩护主力撤离。
结果,蒋军官兵在“恐怖不安”中度过三次声势浩大的佯攻后,随着枪炮声的沉寂,我部已安全撤回原地。胡师长的“预设奇谋”获得圆满成功。
渡江战役中的船工都是老解放区的基本群众,闽浙前线的船工在政治觉悟上是不能同老区相比的,而部队两役中的船工工作也不尽相同。
福建前线对应征前来的船工往往借物质鼓励弥补政治不足,多用重金收买,每船每人各三两黄金,再加,以期“重赏出勇夫”。
据有关史料载:兵团从厦门重金募得一艘火轮,拟增援金门,但船主竟疯也似地船开上沙滩搁浅。
上了船的船工也怕死得要命,尽管给他们先吸了毒,仍胆小如鼠,接近金门海滩时,弹如雨下,都吓得龟缩船底舱不敢出来,由不谙水性的战士驾驶,致使有失。
61师受领渡海作战任务后,各团营在征集船只船工的同时,一方面对船工进行阶级教育,启发民工觉悟;一方面成立战士“水手队”,培养自己的“船老大”。
“军工”与“民工”相结合,一起生活,一起训练,一起参加誓师大会,征来的民工纷纷表示勇往直前的决心,有十余名船老大英雄牺牲在岗位上。
因此,登步岛战斗中,不论是渡海攻击,还是撤离回桃花岛,都没有在船工上出问题。
总之,金门与登步两役,均因轻敌而未达成作战目的,其错误与责任不在参战部队,而在战役决策人。轻敌乃兵家大忌,其胜负已决定于战斗发起之前。
登步岛之战虽然未获占岛目的,但在优势强敌反击之下,在歼灭大量敌人之后获得成功撤离,并带回数百名俘虏,实为战争史上的奇观,军事领域里的一笔财富,乃指挥员之功也。
金门之战悲壮地结束了。兵团下达撤销战斗命令后,当时负责组织实施金门战役的领导人、28军副军长萧锋,命令所属全部炮群对准金门进行了1分钟的猛烈炮击。
在大陆的预备部队几万人,冲向沙滩金博体育,放声大哭,用各种武器向金门猛烈射击,声震海天,充分反映了部队败而不服输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。
时隔40年之后的1989年10月,当年的兵团司令叶飞、28军副军长肖锋,先后来到当年前线,登上厦门云顶岩和海边,含着泪水,眺望金门,向大海洒酒,奠祭他们旧部的英灵。
登步之战,我军在给予岛上敌人重创后全身而退,本该悲中有喜,但却是悲而喜不起来。
几十年后,当年的参战者,回忆战斗结束后一次全师连以上干部总结大会情况时说,平时逢会是战友们相遇戏说打趣的机会,惟有这次会议显得格外严肃而沉重。
负责后指的师副政委李清泉主持会议,竭力告慰大家安全撤回,使会议有一个好的气氛。
胡炜师长作战斗总结时,除了表彰部队服从命令、打得英勇顽强、安全撤回外,就战斗不足之处作了检查,承担个人责任。
不少人私底下悄悄说:“我们没有失利,这不是败仗,而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胜仗”等等议论。有的同志还想站起来与师长辩论。
实际上,战斗结束后,部队就围绕着登步之战究竟是胜仗还是败仗,参战部队是有功还是有过,胡师长是优秀指挥员还是怯战的领导者,如此等等进行着激烈争论。
笔者认为,无论是从这次战斗中敌我双方有生力量的消长,还是从这次作战行动之后引起的解放海南岛、舟山群岛等战局的变化,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: